天津北方网讯: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津举行。期间,津云记者专访了本届论坛联席主席,TCL创始人、董事长李东生。采访期间,他围绕AI技术对消费电子行业格局影响、企业全球化发展之路走向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。
他说,近年来,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科技制造业的影响巨大。AI技术被嵌入到越来越多产品中。在工业领域,AI技术应用也实现了众多突破,特别是这两年快速发展的垂直大模型,使得工业智能化步伐大大加快,特别是在提升新技术、新产品研发效率上表现卓越。以前我们开发一个新产品,产线上的实验验证需要一周左右时间,而使用大模型做验证则非常快,减少产品设计的周期和成本。所以,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在产品端会派生出更多新的产品和应用场景,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。
“我们在两年前在TCL华星建立起的星智大模型,就是根据半导体显示产业需求所搭建起来的。去年,我们统计了一下,在TCL华星整个的生产工艺当中,通过导入大模型技术提高效率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和创造的价值,居然能做到5.4个亿。从整个制造业来看,未来,它能够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新的价值创造会越来越大,会对中国制造业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推动作用。”
展开剩余35%当前,全球局势走势复杂,区域产业链不断重构。在此背景之下,中国企业如何保持全球化战略定力?对此,李东生表示,对中国企业来讲,全球化是一个必然选择。中国的工业产出占全球份额的30%,而且这个比例理论上还能再提高。因为中国在制造业上的竞争力,目前来看是别人很难撼动的。但是,如果制造业企业都集中在国内市场,就会产生“内卷”问题,所以企业发展更应该探索打开海外市场。
他说:“成功的全球化并不是简单地把产品搬到海外,或者在海外做简单的装配。成功的全球化是一定要扎根在当地,实现在当地的本土化,要立足于服务当地社会,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,能够给当地带来就业、税收,助力当地工业能力增长,培养当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。这样的全球化,往往是受所在国家欢迎的。”(津云新闻记者段玮)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